新三板目前现状
『壹』 新三板市场的现状怎么样,是否已经成熟了
新三板截止到2017年10月30日正式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到目前已经达到11676家挂牌企业,其中协议转让10212家,做市转让1403家,其他退市AB股也有几十家。由于参加过多次新三板的路演,总体上觉得目前市场制度还不完善,流动性不足,存在估值过高,投资者过度参与定增,中介机构不够勤勉尽职等诸多问题,离市场成熟还要一段不小的距离。里面的优质票还是有的,但是普通投资者很难去发掘。
『贰』 新三板市场目前现状如何未来发展又将去向何方
我国的新三板市场未来的发展,就是“中国的纳斯达克”。交易系统将实施电子化交易并配套做市商制度,同时国家将设立孵化基金支持挂牌企业实施融资和发展。据有关机构预计,5年内新三板挂牌公司将超过3,000家,新三板总市值将超万亿元。
『叁』 请问新三板市场是什么新三板市场现状怎么样
在新三板挂全国扩容的大背景下,不仅区域限制、行业限制逐步放宽,融资记录被不断刷新,交易规则与制度也不断推陈出新,预计年内突破千家规模已没有悬念。
去年12月国务院将中小企业股份转让试点扩大至全国的决定,搅动了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截至2014年2月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数量达到649家,总股本达到219.6亿股,总市值达1250亿元。同时,从监管层对新三板的期待和设立初衷来看,新三板服务于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企业,是未来资本市场的基石,无疑,这里将诞生一大批优秀的、伟大的公司。除了挂牌数量上的剧增,可以预计的是,2014年,新三板的挂牌企业质量、交易制度、融资方式、市场角色均将给整个资本体系建设带来新的期待。 今日英才 ,讲的还是非常详细的,剖析的也很深入,还很便宜。
『肆』 新三板的前世今生,现状和国家政策分别是怎样的
1、新三板的前世今生
2、新三板的现状和国家政策
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继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的,第三大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旨在帮助中国创新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了鼓励中小企业踊跃挂牌,突破发展瓶颈,各省因地制宜给出了不同的政府补贴方案和发放金额。此外,在2015年底出台的新三板分层制度(具体内容可去第一路演的三板问答查看),尤其是创新层的出现,更是将新三板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原本仅仅将新三板看成是主板和创新板桥梁的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认清了新三板未来的方向。
新三板作为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在未来可能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导。
『伍』 请教各位财经大神,新三板的历史与现状还有国家政策怎么样
定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转系统)
之所以叫新三板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老三板,用来承载元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和退市企业的公司股权转让的,为了拯救老三板的交易冷淡,证监会决定拉进一些高科技企业,恰好与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不谋而合,所以06年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了,新三板,12年,为了让新三板真正成为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国家决定做大新三板市场,把原来中关村一个试点,扩展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四个高科技园区,13年,原先“新三板”一直挂靠在深交所下面,随着市场越做越大,国家决定让其自立门户,也就是在13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北京金融街正式揭牌,作为独立的公司在工商总局注册,负责新三板的运营管理,13年12月大规模的扩容,彻底的打破了地域限制,扩展到全中国,全国各地的企业,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到新三板上市,2014年8月,政府推出了做市商制度,通俗解释就是允许中间商来大拆小,让入股新三板的门槛大大降低,彻底改变了此前不温不火的交易情况,随着市场量迅速提升,新三板挂牌企业也开始呈指数增长,2014年年初的时候,挂牌企业仅365家,2014年一年的时间膨胀到1572家,2016年,随着新三板交易规则逐步完善,迎来了新三板的爆发之年,6月27日新三板分层正式实施,953家企业入围创新层,9月12日,私募做市试点业务,正式启动。
『陆』 新三板中国目前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新三板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重大的问题。
(一)新三板市场流动性问题
作为一个全国性场内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一直没有充裕起来,大部分挂牌企业的股份转让甚至为零,很大一部分挂牌企业前10大股东的股份占比达到100%,只有个别挂牌企业的交易相对活跃。新三板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挂牌企业的股份转让交易寡淡,使得市场的价格发现以及后续的股份转让、融资等功能没能有效凸显。
(二)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制度
考虑到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股本较小、交易有限、市场流动性较差,新三板市场在交易制度中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运行一年多的基础上,做市商制度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维系、价格发现以及股份转让交易等提供了制度性支撑,为新三板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做市商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亦逐步显现出来。
一是自有资金。做市商做市服务占用自有资金,做市服务的供给能力受到自有资金规模的影响。该机制要求做市商以自有资金和挂牌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为了防范风险和保障收益,做市商要求的折扣率非常大,这对于企业是不利的。同时,该机制直接导致挂牌首日股份转让高溢价问题。
二是价差恰当性。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的利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利得;二是买进报价和卖出报价的差额。由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较差,做市商的做市成本较高,做市商恰当的选择就是降低股份买进的成本并保持较大的价差水平。做市商制度在价差和收益的束缚下,整体就呈现出了流动性不足的格局,而且将会形成一个自我循环的流动性枯竭机制,亦使得价格发现功能难以完善。
三是微观结构。第一,在新三板市场中,做市转让挂牌公司的占比仍然较低。截至2016年2月20日,新三板可以做市转让的股票公司占所有挂牌公司的比重约为24%;第二,由于做市转让存在双向交易,而且在大部分的时间内做市转让比协议转让的家数要低很多,做市转让的主导性在新三板股份转让中并未凸显;第三,挂牌公司比较倾向于协议转让。协议转让规模较大,交易简单,而且做市转让存在股份占用的问题;第四,做市报价规则对于做市商制度亦有技术性影响。
最后是市场行情对做市商制度的影响巨大。如果新三板市场一路向好,那做市商最为理性的选择是持有股份,获得资本利得,这比做市服务所获得的收入要更高。以2014年第四季度为例,资本利得是价差收入的130倍;2015年一季度,该比例仍然高达78倍。如新三板市场面临调整或大幅下跌,那做市商的理性选择就是消极报价或降低报价频率。这也使得新三板做市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新三板分层制度
新三板分层制度的设计及实施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市场分层机制的建设,相当于建立了一种遴选机制,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制度的差异化安排。政策的设计意图是明晰且正确的。但是,新三板分层机制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培育创新创业成长型企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解决中小微
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不是真能起到主导性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机制设计上,新三板分层机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分层机制最为成熟的是纳斯达克市场,但是,其分层机制的形成是市场自下而上引致的。纳斯达克市场2006年创立全球精选市场层,其中很多企业已经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成了优秀企业,需要采用差异化的安排来适应企业的变化。同时,分层机制的创立也是为了吸引大型创新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其目的是为了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竞争。
从流动性改善看,分层机制对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改善有待观察。如果新三板市场的供求匹配存在巨大错配、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市场融资及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不凸显,那么,处于创新层的挂牌公司慢慢地也会被市场的体制机制问题所影响,其流动性亦会慢慢被消蚀,而处于基础层的挂牌公司甚至会慢慢滑入无人问津的底部,成为“僵尸”挂牌企业。分层制度实际上并不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只是改变了市场流动性的结构。
从交易机制设计上,新三板分层之后是否能够在创新层引入竞价交易体系。如果还是延续做市商制度,那么需要加快解决做市商制度的诸多问题。如果要引入竞价交易体系,那么就要求创新层挂牌企业有很大的投资需求,这个巨大的投资需求应该来自哪里?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不会将资产配置在新三板创新层。创业板在风险暴露时刻的流动性就比较差,新三板创新层的流动性整体很难比创业板更好。大幅降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有害的,不是合适的政策选择。为了适应创新层的发展,交易机制的设计仍然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四)新三板转板机制
《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2015年11月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应该“坚持新三板独立市场地位”,“新三板挂牌不是上市的过渡安排,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探索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对接机制”。
转板的可能性是众多新三板挂牌企业挂牌的重大动力,特别是在IPO暂停或者IPO排队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新三板挂牌再转板至创业板或中小板是很多挂牌企业的“迂回”战略。在转板的“诱惑”下,新三板成为中小微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热土。
由于我国股票发行和上市是分离的,通过证监会审核公开发行之后,还需要获得交易所的批准再进行上市交易。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发行和上市同步推进,平时没感觉到发行与上市的分离。如果挂牌企业是在新三板退市再到创业板发行及上市,那么这能算转板吗?这本质上是企业公开发行及上市的正常申报和审核。在市场的预期中,转板机制是在新三板挂牌发行之后,在符合一定条件和通过交易所审核之后,能够直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监管机构对转板机制并没有明确,仅是笼统地说明要进行股转系统的挂牌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的研究。
对于转板模糊性的影响,监管部门和市场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新三板中资产规模、业务收入和股本较大的企业,实际上有一部分都是基于转板而去新三板挂牌,希望在新三板挂牌、进入创新层后能够进入转板绿色通道,走出一条公开发行上市的快车道。那么,有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这么多企业是一起都试点进入创业板,还是继续走IPO程序?如果能够直接到创业板上市交易,那么创业板的IPO审核程序就形同虚设,新三板将成为创业板上市的中转站。这对于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市场定位、经济功能和层次区分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如果持续,对于市场供求匹配、市场机制发挥和市场功能拓展等都是极其不利的。
(五)新三板投资者适当性
在反思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中,投资者适当性也一直是个重要议题。即投资者及其资金的供给无法跟上新三板挂牌公司规模扩张的速度,造成了整个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错配,从而使得新三板的流动性较差。倘若以2015年底和2016年年初的扩张速度,那么,在2016年下半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将超过1万家,到时,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将更加凸显,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将更差。
『柒』 新三板现状对机构投资者或创投的机遇是什么
随着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变得明朗化,新三板(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中的医药板块似乎迎来了新的投资机会。
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建立创业板市场,业内普遍预期“两会”后创业板将加速出台。
由于作为三板主体的新三板——中关村园区企业的升板前景事关投资者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投资热情,而创业板的推出对于新三板的刺激正在于为该系统内的挂牌医药企业提供新的升板通道,高科技医药企业拓殖新三板的猜想就此进入高潮。
不过,记者登陆中国政权业协会代办股份转让信息披露平台,其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登陆新三板的医药企业北陆医药、星昊医药、金豪制药从挂牌开始鲜有成交。
“上新三板的医药企业规模都很小,即使升板后出现爆发式增长,对整个医药板块的影响也是有限。不过,在融资困难的压力下,以及基于升板的考量,新三板还是中小医药企业可选的融资渠道之一。”
联动效应?
创业板的明朗化使得不少机构认为,新三板作为创业板“孵化器”,将获得空前发展。
“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成交量普遍不大,主要原因是交易方式和主板不同。”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周到向记者说。
据了解,目前新三板的交易方式是在投资者报价之后通过主办券商撮合来实现的,这种类似于柜台交易的方式,显然不如主板来得方便。
不过,创业板的明朗化使得不少机构认为,新三板作为创业板“孵化器”,将获得空前发展。目前,一些机构将国外创业板或深圳中小企业板新上市公司通常的市盈率,与机构投资者在新三板的投资市盈率作对比后,认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一旦升入创业板,最初的投资将获得10倍以上的收益。
“业内最新的关于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一种说法是,没有赢利要求,只要通过科技部审核的‘高科技’企业都可获准上市。不过,目前对于‘高科技’的界定标准还没有出台。”兴业证券研发中心一位研究员如是向记者透露。
就此,上海证券研发中心一位分析师认为,鉴于目前创业板的上市标准还没有正式公布,国内创业板不论与纳斯达克创业板还是深圳中小板,都不具有可比性。据了解,纳斯达克创业板和深圳中小板目前对上市企业都有赢利要求。
被忽视?大潜力!
虽然交易冷清,但新三板系统内的医药企业其实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虽然医药企业在新三板的交易量十分有限,不过,在宏观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的情况下,作为非周期性行业的医药类挂牌企业显然是避险的不错选择。
上述兴业证券的研究员表示,业内以前对新三板的医药企业都不太关注,不过从其主营的业务看,新三板系统内的医药企业其实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记者了解到,最先登陆三板的北陆药业上月28日刚刚发布了其最新的非公开定向增资方案。依据该方案,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认购人预计将购买不超过1250万股的股权,北陆药业此次增资融资额预期不超过人民币6662.5万元。
该公司公告显示,本次增发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新产品碘帕醇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的研发及市场营销。目前国内上市的碘帕醇注射液仅有意大利Bracoo公司与其国内合资公司的产品“典比乐”,相比X线造影剂临床应用的广泛性而言,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据悉,北陆药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显像药物生产企业,拥有国家各类新药证书4个。该公司2007年每股收益达到0.62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0.01%。
而上个月登陆新三板的金豪制药同样手握拳头产品。去年年底,该公司包括鼻疽菌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等8个生物反恐快速诊断试剂产品获得了SFDA的批准, 大部分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同年12月19日,该公司与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就北京奥运会应对生物恐怖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开始进行实质性合作。
至于星昊医药,则是一家总资产、年销售额双过亿的新型现代高新技术医药企业,并且是上市公司双鹭药业的参股公司。
“新三板推出之际,上述3家企业定会首当其冲。”上述上海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说。
扩园的诱惑?
一方面,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纷纷申请试点资格;另一方面,新三板亦渴望“新鲜血液”的注入。新三板之于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上还是不上?
其实,创业板渐行渐近只是一个方面,新三板扩容同样对高科技医药企业拓殖新三板形成了利好。
自去年10月中国证监会批准武汉市东湖开发区试行股权转让代办,新三板已不再是北京中关村企业的“独舞”。
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各大高科技园区存在大量达不到上市标准的医药企业。有消息称,深圳、成都、宁波、西安等地多家科技园区试点资格的申请,已报至科技部,正在等待最后审批。而上海、无锡、石家庄等高新技术园区业已纳入新三板的视线范围。
以石家庄高新区为例,该高新区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技术及的医药产业加工制造基础,有面向全国的医药流通服务中心和全国知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药材生产基地,同时是第一家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目前该区管委会已经启动“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筹备工作,对于新三板石家庄高新区板块的需求十分迫切。
而另一方面,新三板同样渴望“新鲜血液”的注入。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融资促进中心一行人专程到会向医药企业介绍新三板。
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扩容对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来说,等同于多了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
不过,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对于有融资需求的国内高科技企业来说,新三板不一定是最佳的途径。
“上新三板的医药企业规模都很小,即使升板后出现爆发式增长,对整个医药板块的影响也是有限。不过,在融资困难的压力下,以及基于升板的考量,新三板还是中小医药企业可选的融资渠道之一。”周到认为。
他表示,新三板企业的融资属于非公众公司定向融资,这类融资不需要通过证监会审批,其实不上三板也可以实现定向融资。是否上新三板,主要看企业自己的取舍。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如条件符合,国内的高科技医药企业其实没有必要去新三板绕个圈,直接到国外创业板上市,或许更为便捷。
『捌』 新三板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新三板公司破产跟其他企业破产处理机制是一样的,根据目前情况,中国实行的是绝对的破产申请主义,即破产程序只能由法定破产申请权人提出申请而开始,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开始破产程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条,以下简称《破产意见》)。根据《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均可依法提出破产申请。
所以新三板企业破产的话,那么清算的资产一般要先支付清算费用、国家税收、员工工资等,然后才考虑股东的利益。一般破产的公司,早就资不抵债了,也少有资产给股东分了。
国内目前极少有上市公司破产,即便到了破产境地,也会进行破产重组,股票也不会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