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市場 » 創業板領軍再沖關

創業板領軍再沖關

發布時間: 2021-08-06 01:11:23

『壹』 股票,創業板兩個月能漲到2500點不

下午開盤十五分鍾過後,雖然大盤依然紋絲不動,但投資者手裡的股票與創業板指卻是雙雙殉情,想必不少投資者心中又在掙扎。「啊,又跌了,怎麼辦?是不是又要破底?」火燒螞蟻完全迷失方向,悲傷後悔一股腦湧上心頭。拉回卻是絕佳的買點。
 
回顧隔夜歐美股市,雖然漲跌互現,但還普遍呈現健康走勢。再來大宗商品市場,黃金原油則是收獲頗豐,創出本輪反彈以來新高。目前全球經濟尚在搖擺不定,使得推動本輪大宗以及股指上漲之因不可能為基本面因素,而是在於熱錢的再度回籠。黃金之所以能夠往上推升,並非避險資金的拉抬,是投機買盤蜂擁的結果。這也就是為何筆者頻繁提到外資以及大型機構動向的原因。在熱錢效應之下,正真具有主導權並非在游資或主力,而是在機構法人、在於外資手中。
 
因此在個股選擇之時,考慮到全球熱錢再度迴流之勢持續,機構法人、外資為熱錢回籠的最佳收益者。相比尚無業績支撐的小型投機股,機構法人、外資所偏好的白馬藍籌股則為選擇時的最佳標的。以今日盤面為例,在上證微幅上漲0.5個百分點但創業板傾瀉近5個百分點之時。市值排名前50的個股之中,僅有5隻微幅下跌。而市值排名後50的滬深個股,僅有寥寥數只以紅盤報收。果不其然,再翻閱市值前50檔個股的十大股東,港資、QFII赫然在列,中金、匯金立足其中,而後50檔個股則絲毫不見機構外資蹤影,使這100檔個股今日有如此之大的差異亦不足為奇。
 
若伴隨著成交量的穩步放大,指數挑戰頸線壓力指日可待。挑戰指數壓力關口時,濃縮才是精華的中小創顯然無法擔此重任,唯獨碩大無比的白馬藍籌才能抗起沖關的大旗。

『貳』 什麼是創業板。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區別是什麼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

二板市場與主板市場的最大區別在於其極強的針對性,主要發行人為高科技領域內運作良好、成長性強的高科技企業,而對企業規模和過去的經營業績要求較低。此外,各國二板市場還有如下特點:

1)風險較高。與主板上市公司相比,二板市場的上市規模小,業務處於初期階段,而行業競爭又較激烈,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較大,因而使投資者面臨更大的投資風險。

2)監管嚴格。由於風險較高,監管當局對發行人實行更嚴格的監管標准,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更高,以保證市場透明度和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3)主要針對熟悉投資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

4)具有明顯的高新技術導向。

(2)創業板領軍再沖關擴展閱讀:

人才是創新鏈條的根基,也是實現創新創業的根本保證。數據顯示,創業板734家上市公司中,有133家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曾就職於高校或科研院所,37家公司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股東背景,14家公司由科研院所轉制而成。此外,還有48家公司的創始人為海歸。

截至目前,在創業板上市企業中,共有在職員工138萬人,其中博士及博士後4000餘人,碩士5.3萬餘人,本科畢業的近44萬人。

「一大批各個領域的技術領軍人才在創業板成功創業,這能夠進一步激勵高層次人才、技術團隊投身創業大潮,促進新興產業發展。」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吸引大量高層次人才、海歸、科研人員投身創業事業,創業板也能為科技成果轉化儲備豐富的人才資源。

(2)創業板領軍再沖關擴展閱讀來源:人民網——創業板 為中國經濟添活力(經濟聚焦)

『叄』 為什麼華為沒有進創業板

正當全國各地企業爭先恐後地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然而作為全國科技創業型創領軍企業卻始終沒有上市計劃。狼性十足的華為,為什麼不上市?難道華為「不差錢」?華為的發展目標又是什麼?這些對外界來講成了一個「謎」。 華為為何不上市? 作為資金與技術雙密集的通信行業,資金是否充足成為企業快速成長不可或缺的「一條腿」。而「巨大中華」老大華為卻沒有上市。 上市的理由總是相似的,而不上市的公司卻各有各的理由。外界對於華為不上市的揣測頗多。 有人說華為之所以選擇遠離資本市場,與公司總裁任正非的個人風格有關,在這位業界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的率領下,華為多年來保持著低調的作風。 內部人士對記者說:從華為的經營層面上來看,不上市經營策略會更加靈活。 很多不願意受監管的企業不想上市。上市後不自由,信息透明度高,包括主營業務,市場策略等方面的信息,被媒體高度關注也可能會對上市公司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企業的重大經營活動及經營決策都必須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管理層在經營靈活性,降低資金效率,資金周轉等方面主控性相對受影響。 華為不差錢,這也是外界揣測華為不上市的原因之一。 通常公司不想上市的主要原因便是無融資需求,這類公司主觀上就不想成為公眾公司,既不想接受上市公司的監管也不想公眾分享企業成果。 看上去華為現金流充足,但是他也有缺錢的時候,2001年IT泡沫的破裂,華為也受到了打擊,2003年,華為動用30億元的內部股份,給予80%以上的員工購買權。 這就是華為獨特的融資方式:內部員工持股計劃。華為會根據績效分給老員工內部期權,購買的這些股份年終會有分紅,這也將員工與公司緊密聯系起來。 華為的這種融資方式就像是父母向子女借錢,利息照付,並且把一部分資產給子女作抵押。這種融資方式無疑是互惠的,深受華為員工歡迎,絕大部分員工都非常樂意擁有公司的內部股份,公司也可以在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時獲得資金支持,而華為的股份也沒有外流。如果持股員工想要離開公司,公司會將股份收回。 但是據內部人士透露,現在進企業的新員工目前已經沒有購買股權的機會了。 也正是因為華為獨特的融資方式,華為大比例的員工持股導致其內部股權結構復雜。這也是另一個外界揣測華為不上市的重要原因。 華為從1997年實施全員持股到2001年股權轉期權後,內部的股權結構已相當復雜,甚至連持有華為股票的員工自己都搞不清楚手頭的這點東西到底值多少錢。 華為上市的利與弊 在2000年,華為就成立了一個專事資本運作的小組,而據內部消息透露,任正非從2001年以來也曾嘗試向 IBM、摩托羅拉、英特爾這樣的世界知名公司出讓20%~30%的股份,同時吸收5-6家企業投資入股,成為華為的合作夥伴,每家的持股比例均不超過 5%。任正非一直希望私募完成以後,再去海外整體上市,但是世界巨頭們卻不買賬,結果是不了了之。 2003年,華為動用30億元的內部股份,給予80%以上的員工購買權,如此大而分散的股權融資,一旦出現經營問題,將面臨嚴峻的擠兌風險。從2002年以來,包括JP摩根、美林、摩根斯坦利在內的知名投行,都與華為接觸過,在他們看來,華為上市還有很大的難度。而從2003年以來,華為公司也開始變得復雜起來,華為一分為八,分拆為華為技術、華為移動等分支,這其中,也有為了理順股權的意思。 據了解,針對內部股制度的改革,華為職工持有的股票被剝離出來組成一間新公司——華為投資,這間公司將以法人股東的身份持有未來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未來可能上市的資產將以華為技術為主。這一改革或許也是針對上市而做的安排。 全球五大電信咨詢公司之一的Frost&sullivan中國總裁王煜全表示,雖然員工持股極大地激勵了華為人的激情,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華為這些年來取得的良好業績,但是這個問題越拖解決的難度就越大,內部股權紛雜可能是導致華為遲遲沒能上市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認為華為上市是遲早的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任正非也曾說過,「我們不是不上市,而是在找一個合適的機會。」 一位在華為工作十餘年的老員工對記者說:「如果公司上市,我當然很樂意接受這份厚禮,但是從理性角度來看,上市對華為未必是好事。」他擔憂的對記者表示,現在華為的員工雖然在某些方面對公司也有抱怨,但是作為華為人,每個人都有著一份歸屬感,通過「集資」把錢投到公司,從而與公司緊密相連。一旦企業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必然是棘手需要處理的一部分,處理不好公司持股必然會導致人心渙散。此外,對於一些持股比例較多的中高層來說,可能會出現追逐短期利益的現象。 任正非將自己的公司命名為華為就帶有了很深的民族情結,就想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位。對於面臨提高海外知名度挑戰的華為,上市或許會助其一臂之力。 華為有關人士表示,華為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國際化、有競爭力的公司,公司不排除任何有助於達到目標的措施。市場人士據此分析認為,華為的上市,尤其是走國際化道路的上市,有助於其吸引一批高質量的戰略投資者,同時對於華為現在比例日益提高的國際業務而言,其透明、嚴格的公眾公司形象將極大地推動華為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以真正實現其成長為偉大國際化公司的目標。 華為要做偉大的國際化公司 華為在任正非的帶領下將企業的狼性演繹的淋漓盡致,這種狼性DNA不僅包括殘酷競爭,而且包括商業判斷力、生活工作態度等多層面的因素。 任正非帶領他的華為「狼群」執著地追求目標,對歐美「獅虎」發動瘋狂的攻擊,在全球通信界占據一席之地,令人可敬可佩。而另一面,在高工作強度下,關於華為員工的工作狀態問題,也引起社會上的極大關注。每當有華為員工發生交通事故以及各種意外,都會引起社會對華為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壓力的關注和拷問。 1987年創辦華為時,任正非已經43歲。毫無疑問,這個年齡的人性格和價值觀都已固化,具備了成熟的理解、判斷能力。這是大多數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共同特徵。那麼,這個時候的任正非已經擁有了什麼樣的性格和價值觀呢?任正非一生刻意低調,因而身世異常神秘。關於他的個人經歷流傳著很多種版本,但他從來沒有不正面回答,就連與他朝夕相處的高層管理人員也是一知半解。 經過了20年,任正非帶領華為人經過艱苦奮斗,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中搏殺,今天已成為中國企業界的翹楚,成為中國製造的典範和標桿,而且改變了世界通信製造業的競爭格局。 今天,華為已經擁有近9萬員工,在全球經濟遭遇「寒流」的情況下,2008年華為在全球市場仍然實現了穩健的增長,全年銷售收入233億美元(相當於153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了46%,其中來自海外市場的貢獻佔到75%。2008年華為公司上繳稅收120 億元,截至2008年底,華為已累計交納各項稅收達到525億元。 華為多年來一直堅持將銷售收入的10%投入研發,目前全球研發中心有14個。在技術演進方面華為公司走到了世界前列,LTE專利數量已經佔全球10%。2009年初,華為在歐洲簽署了全球第一個LTE合同,並且在國際上正與幾大主流電信運營商一起做LTE測試。預計 2009年合同銷售額會超過300億美元。由此可見,華為現在不差錢。如果上市反倒捆住了手腳。華為的目標是真正成長為令人偉大的國際化公司。華為的成功或許能夠給我們更多的啟發。

『肆』 那麼多便利店誰能成為便利店領軍品牌

你問的是國內還是國外,現在前三名的便利店排名是7-11(全球超過30000家),全家(全球差不多有20000家),OK便利店(全球有10000家)。至於國內品牌,很多都號稱擁有N多分店,但基本只分布在一個地區,好象紅旗,號稱有500家分店,但只在成都有,好象快客,號稱有1000家,但在廣州的所有分店在2006年被7-11全面收購。所以國內的便利店,現在還不能說誰能成為便利店領軍品牌。

『伍』 華誼兄弟這個公司大家覺得怎麼樣

提到華誼兄弟,就會想到他捧紅的很多藝人,它就像是一個升級的跳板,跟他簽約的藝人大部分都是一路走紅。

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於2015年12月14日在東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忠軍。

現在華誼音樂(張靚穎、羽泉、黃征等)被國內一家大的SP公司華友世紀收購,實際上已不屬於王中軍兄弟集團了。那華誼簽約的藝人只有是華誼經紀公司里的藝人(演員)了。目前華誼經紀范冰冰、李冰冰一花旦一青衣當家壓寨,其它藝人有左小青、孔鐿珊、王岩等等。原來華誼經紀的藝人我知道的有夏雨、肖容生是隨王牌經紀人王京花一起跳槽的,還有一些不大清楚。林心如也簽約華誼,,和蘇有朋一起簽的。

華誼兄弟旗下藝人:安以軒 BOBO 陳紫涵 車曉 陳思成 董璇 範文芳 馮遠征 胡靜 何佳怡 胡可 霍思燕 黃曉明 何啄言 李冰冰 劉孜 劉芸 李玥 李宗翰 李晨 羅海瓊 李易祥 劉科 李玲 李琳 李乃文 劉曉虎 林心如 李海濤 馬可 任泉 任斯璐 蘇有朋 湯嬿 吳佩慈 王斑 王寶強 王岩 徐帆 羽泉 尚雯婕 張靚穎 黃征 李慧珍 張靚穎 許還幻 熊乃瑾 徐若瑄 楊立新 袁文康 張涵予 周迅 趙毅等等...

這些藝人有的已經大紅大紫,有的很有潛力,看來華誼兄弟的眼光很獨特。

熱點內容
泰寶新三板章程必學金融知識 發布:2021-08-17 15:44:04 瀏覽:906
股票交易費怎算 發布:2021-08-17 15:43:34 瀏覽:242
一月連抓18漲停 發布:2021-08-17 15:43:23 瀏覽:167
股票回放軟體 發布:2021-08-17 15:43:21 瀏覽:338
怎麼參與股票投資 發布:2021-08-17 15:42:45 瀏覽:265
免費的股票行情系統 發布:2021-08-17 15:42:42 瀏覽:302
股票開戶是幾個點的相關文章 發布:2021-08-17 15:41:54 瀏覽:249
西部手機版股票軟體下載 發布:2021-08-17 15:41:50 瀏覽:582
看圖炒股的股友們 發布:2021-08-17 15:41:50 瀏覽:254
東莞證券掌證寶股票炒股開戶 發布:2021-08-17 15:41:49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