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現狀與發展趨勢
⑴ 新三板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2000年,為解決主板市場退市公司與兩個停止交易的法人股市場公司的股份轉讓問題,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出面,協調部分證券公司設了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被稱之為「三板」。
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稱為「新三板」。隨著新三板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將逐步形成由主板、創業板、場外櫃台交易網路和產權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決定擴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即新三板),首批擴大試點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
2013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試點國家高新區限制,擴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條件的企業。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七千多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⑵ 新三板的前世今生,現狀和國家政策分別是怎樣的
1、新三板的前世今生
2、新三板的現狀和國家政策
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繼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後的,第三大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旨在幫助中國創新型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為了鼓勵中小企業踴躍掛牌,突破發展瓶頸,各省因地制宜給出了不同的政府補貼方案和發放金額。此外,在2015年底出台的新三板分層制度(具體內容可去第一路演的三板問答查看),尤其是創新層的出現,更是將新三板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讓原本僅僅將新三板看成是主板和創新板橋梁的企業,看到了新的希望,認清了新三板未來的方向。
新三板作為國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手段,在未來可能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主導。
⑶ 新三板市場目前現狀如何未來發展又將去向何方
我國的新三板市場未來的發展,就是「中國的納斯達克」。交易系統將實施電子化交易並配套做市商制度,同時國家將設立孵化基金支持掛牌企業實施融資和發展。據有關機構預計,5年內新三板掛牌公司將超過3,000家,新三板總市值將超萬億元。
⑷ 新三板中國目前的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新三板市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仍面臨著諸多重大的問題。
(一)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問題
作為一個全國性場內交易市場,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一直沒有充裕起來,大部分掛牌企業的股份轉讓甚至為零,很大一部分掛牌企業前10大股東的股份佔比達到100%,只有個別掛牌企業的交易相對活躍。新三板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掛牌企業的股份轉讓交易寡淡,使得市場的價格發現以及後續的股份轉讓、融資等功能沒能有效凸顯。
(二)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制度
考慮到新三板市場掛牌公司絕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業,股本較小、交易有限、市場流動性較差,新三板市場在交易制度中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運行一年多的基礎上,做市商制度為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維系、價格發現以及股份轉讓交易等提供了制度性支撐,為新三板市場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做市商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亦逐步顯現出來。
一是自有資金。做市商做市服務佔用自有資金,做市服務的供給能力受到自有資金規模的影響。該機制要求做市商以自有資金和掛牌公司與投資者進行交易。為了防範風險和保障收益,做市商要求的折扣率非常大,這對於企業是不利的。同時,該機制直接導致掛牌首日股份轉讓高溢價問題。
二是價差恰當性。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的利益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資本利得;二是買進報價和賣出報價的差額。由於整個市場的流動性較差,做市商的做市成本較高,做市商恰當的選擇就是降低股份買進的成本並保持較大的價差水平。做市商制度在價差和收益的束縛下,整體就呈現出了流動性不足的格局,而且將會形成一個自我循環的流動性枯竭機制,亦使得價格發現功能難以完善。
三是微觀結構。第一,在新三板市場中,做市轉讓掛牌公司的佔比仍然較低。截至2016年2月20日,新三板可以做市轉讓的股票公司占所有掛牌公司的比重約為24%;第二,由於做市轉讓存在雙向交易,而且在大部分的時間內做市轉讓比協議轉讓的家數要低很多,做市轉讓的主導性在新三板股份轉讓中並未凸顯;第三,掛牌公司比較傾向於協議轉讓。協議轉讓規模較大,交易簡單,而且做市轉讓存在股份佔用的問題;第四,做市報價規則對於做市商制度亦有技術性影響。
最後是市場行情對做市商制度的影響巨大。如果新三板市場一路向好,那做市商最為理性的選擇是持有股份,獲得資本利得,這比做市服務所獲得的收入要更高。以2014年第四季度為例,資本利得是價差收入的130倍;2015年一季度,該比例仍然高達78倍。如新三板市場面臨調整或大幅下跌,那做市商的理性選擇就是消極報價或降低報價頻率。這也使得新三板做市機制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三)新三板分層制度
新三板分層制度的設計及實施最主要的目標是提高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通過市場分層機制的建設,相當於建立了一種遴選機制,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風險特徵的公司進行分類管理,實現制度的差異化安排。政策的設計意圖是明晰且正確的。但是,新三板分層機制對於提高市場流動性、培育創新創業成長型企業、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解決中小微
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是不是真能起到主導性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機制設計上,新三板分層機制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分層機制最為成熟的是納斯達克市場,但是,其分層機制的形成是市場自下而上引致的。納斯達克市場2006年創立全球精選市場層,其中很多企業已經在過去20多年的發展中成了優秀企業,需要採用差異化的安排來適應企業的變化。同時,分層機制的創立也是為了吸引大型創新企業到納斯達克上市,其目的是為了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競爭。
從流動性改善看,分層機制對於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改善有待觀察。如果新三板市場的供求匹配存在巨大錯配、交易定價機制不合理、市場融資及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不凸顯,那麼,處於創新層的掛牌公司慢慢地也會被市場的體制機制問題所影響,其流動性亦會慢慢被消蝕,而處於基礎層的掛牌公司甚至會慢慢滑入無人問津的底部,成為「僵屍」掛牌企業。分層制度實際上並不帶來市場流動性的增加,只是改變了市場流動性的結構。
從交易機制設計上,新三板分層之後是否能夠在創新層引入競價交易體系。如果還是延續做市商制度,那麼需要加快解決做市商制度的諸多問題。如果要引入競價交易體系,那麼就要求創新層掛牌企業有很大的投資需求,這個巨大的投資需求應該來自哪裡?大部分機構投資者不會將資產配置在新三板創新層。創業板在風險暴露時刻的流動性就比較差,新三板創新層的流動性整體很難比創業板更好。大幅降低投資者適當性標准,對於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是有害的,不是合適的政策選擇。為了適應創新層的發展,交易機制的設計仍然是一個重大的難題。
(四)新三板轉板機制
《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提出,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公司,達到股票上市條件的,可以直接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2015年11月證監會《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應該「堅持新三板獨立市場地位」,「新三板掛牌不是上市的過渡安排,要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推進向創業板轉板試點,探索與區域股權市場的對接機制」。
轉板的可能性是眾多新三板掛牌企業掛牌的重大動力,特別是在IPO暫停或者IPO排隊現象嚴重的情況下,新三板掛牌再轉板至創業板或中小板是很多掛牌企業的「迂迴」戰略。在轉板的「誘惑」下,新三板成為中小微企業擁抱資本市場的熱土。
由於我國股票發行和上市是分離的,通過證監會審核公開發行之後,還需要獲得交易所的批准再進行上市交易。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公司都是發行和上市同步推進,平時沒感覺到發行與上市的分離。如果掛牌企業是在新三板退市再到創業板發行及上市,那麼這能算轉板嗎?這本質上是企業公開發行及上市的正常申報和審核。在市場的預期中,轉板機制是在新三板掛牌發行之後,在符合一定條件和通過交易所審核之後,能夠直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監管機構對轉板機制並沒有明確,僅是籠統地說明要進行股轉系統的掛牌企業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的研究。
對於轉板模糊性的影響,監管部門和市場似乎並沒有足夠的認識。新三板中資產規模、業務收入和股本較大的企業,實際上有一部分都是基於轉板而去新三板掛牌,希望在新三板掛牌、進入創新層後能夠進入轉板綠色通道,走出一條公開發行上市的快車道。那麼,有一個問題接踵而來,這么多企業是一起都試點進入創業板,還是繼續走IPO程序?如果能夠直接到創業板上市交易,那麼創業板的IPO審核程序就形同虛設,新三板將成為創業板上市的中轉站。這對於創業板和新三板的市場定位、經濟功能和層次區分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如果持續,對於市場供求匹配、市場機制發揮和市場功能拓展等都是極其不利的。
(五)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
在反思新三板流動性問題中,投資者適當性也一直是個重要議題。即投資者及其資金的供給無法跟上新三板掛牌公司規模擴張的速度,造成了整個市場供給與需求的錯配,從而使得新三板的流動性較差。倘若以2015年底和2016年年初的擴張速度,那麼,在2016年下半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將超過1萬家,到時,市場供給和需求的錯配問題將更加凸顯,市場整體的流動性將更差。
⑸ 請問新三板市場是什麼新三板市場現狀怎麼樣
在新三板掛全國擴容的大背景下,不僅區域限制、行業限制逐步放寬,融資記錄被不斷刷新,交易規則與制度也不斷推陳出新,預計年內突破千家規模已沒有懸念。
去年12月國務院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試點擴大至全國的決定,攪動了資本市場的一池春水。截至2014年2月底,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新三板」)的掛牌公司數量達到649家,總股本達到219.6億股,總市值達1250億元。同時,從監管層對新三板的期待和設立初衷來看,新三板服務於創新、創業、成長型中小企業,是未來資本市場的基石,無疑,這里將誕生一大批優秀的、偉大的公司。除了掛牌數量上的劇增,可以預計的是,2014年,新三板的掛牌企業質量、交易制度、融資方式、市場角色均將給整個資本體系建設帶來新的期待。 今日英才 ,講的還是非常詳細的,剖析的也很深入,還很便宜。
⑹ 新三板市場的現狀怎麼樣,是否已經成熟了
新三板截止到2017年10月30日正式向全國接收企業掛牌申請到目前已經達到11676家掛牌企業,其中協議轉讓10212家,做市轉讓1403家,其他退市AB股也有幾十家。由於參加過多次新三板的路演,總體上覺得目前市場制度還不完善,流動性不足,存在估值過高,投資者過度參與定增,中介機構不夠勤勉盡職等諸多問題,離市場成熟還要一段不小的距離。裡面的優質票還是有的,但是普通投資者很難去發掘。
⑺ 新三板前景好嗎
2017年,新三板變數相對較大。經過一年的下滑,市場信心得到恢復,政策也呈現正面。從2017年開始,將逐漸面臨早期機構投資者退出的問題。新三板投資者降低門檻,新的做市商,退市制度,競價制度也將對未來的新三板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的資本市場仍然是倒金字塔形,主板的股票無論數量和市場價值是倒置的金字塔,中小板和創業板在金字塔中間,新三板仍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雖然外資市場是金字塔型,但美國納斯達克接受全球中小企業,無論是數量還是市值都是金字塔下方。
歷史表明,這是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國新一年半的三板市場發展現在有11326家,今年也有4000多個發展,新三板的股票會出現數以萬計甚至數十萬也不足為奇。隨著交易機制的開放,無論主題,概念,數量,市盈率等,都比主板的選擇性更高,更好。未來買入新三板股票,他將是在主戰場上的真正投資。
⑻ 請教各位財經大神,新三板的歷史與現狀還有國家政策怎麼樣
定義: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轉系統)
之所以叫新三板是因為之前有一個老三板,用來承載元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和退市企業的公司股權轉讓的,為了拯救老三板的交易冷淡,證監會決定拉進一些高科技企業,恰好與國家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的戰略不謀而合,所以06年在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建立了,新三板,12年,為了讓新三板真正成為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國家決定做大新三板市場,把原來中關村一個試點,擴展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四個高科技園區,13年,原先「新三板」一直掛靠在深交所下面,隨著市場越做越大,國家決定讓其自立門戶,也就是在13年1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在北京金融街正式揭牌,作為獨立的公司在工商總局注冊,負責新三板的運營管理,13年12月大規模的擴容,徹底的打破了地域限制,擴展到全中國,全國各地的企業,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到新三板上市,2014年8月,政府推出了做市商制度,通俗解釋就是允許中間商來大拆小,讓入股新三板的門檻大大降低,徹底改變了此前不溫不火的交易情況,隨著市場量迅速提升,新三板掛牌企業也開始呈指數增長,2014年年初的時候,掛牌企業僅365家,2014年一年的時間膨脹到1572家,2016年,隨著新三板交易規則逐步完善,迎來了新三板的爆發之年,6月27日新三板分層正式實施,953家企業入圍創新層,9月12日,私募做市試點業務,正式啟動。